近日,新浪科技和大疆(DJI)将共同宣布在微博平台进行无人机直播合作。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大疆无人机在微博上进行直播了。
据大疆透露,此次与新浪微博合作,大疆的全线品牌都有参与,只要是通过DJI GO APP控制的大疆产品,不管是天上飞的无人机还是地面上的手持云台,都可以直接登录微博平台进行直播。
无人机和直播终于走到了一起
虽然这是大疆首次在国内与社交平台合作开启无人机直播,但无人机直播并不是第一次。
早在今年4月举行的Facebook F8开发者大会上,一架大疆精灵4就对对台上演讲的扎克伯格进行了跟拍,扎克伯克还特意回过头来对着精灵4镜头挥手,通过Facebook Live将现场的画面实时传送给了全球数以的用户。
随后,作为同样是社交平台的Twitter,在5月也宣布与大疆合作,对旗下的直播应用Periscope增加无人机直播功能。
不过对于国内用户想要在Facebook或者Periscope上面做无人机直播暂时还不太可能。
无人机直播有什么意义?
直播的火热程度不用多说,直播平台斗鱼TV最近完成了C轮融资15亿元,累积募资已经超过了20亿。对于同样火热的无人机市场来说,在直播内容同质化严重的现状下,无人机直播或许比传统直播更有新意。
按照大疆和新浪的预计,无人机直播最先带来的将是新闻报道方式的改变。此前,虽然国内早有媒体尝试使用无人机的报道方式,但是一直未见太大成效。主打航拍功能的无人机,更多是被当成了收集新闻素材的机器。但如果是无人机直播的话,无人机只需要在第一时间飞到现场,将现场画面实时传输在网上,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后期剪辑影响到新闻时效性。
比如之前的天津大爆炸,如果无人机第一时间飞到现场,不仅能减少伤亡情况,还可以让观众第一时间了解事态进展。而不是像原来那样先录像,再剪辑,再上传。至少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无人机直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因为无人机的优势,无人机直播属于更加纯粹的“移动”直播方式,通过更高灵活性和更广阔的视角带来不同内容,直播行业本身或许就需要无人机的加持。
无人机直播实现的技术难度有哪些?
无人机直播虽然优势明显,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
首先是图传,无人机直播必须使用数字图传。因为从无人机镜头捕捉的图像传到移动设备上再到观众所看到的图像的整个过程,需要进行多次复制和编码,得益于数字信号的优势,数字信号失真小,储存和传输都非常便利。而模拟图传效果差,回传图像还要经过数字采样和传输,非常麻烦,因此数字图传是首选。
如果是进行“大事件”直播的话,对无人机的图传距离和续航也是一项挑战。距离太远导致图传信号丢失,观众就只能看到一卡一卡的视频了,而且飞行器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续航时间目前也没有太理想的解决方案,只能飞回来换电池。因此想要持续航拍直播,不得不采用多架航拍无人机“接力”直播的方式。
除去无人机本身的问题,无人机直播对网络也是一项挑战,本质上,无人机只是替代了移动设备的摄像头。室内直播如果有带宽较高的WiFi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户外就算移动设备有3G/4G网络,情况也可能不是那么理想。
比如一些偏远地区,可能目前还没有4G网络,如果是灾区,可能还会遇到灾区没有信号的问题。这可能需要“3G/4G基站车”作为支持。